记忆一隅

国庆香港citywalk

国庆香港citywalk
2024-10-13 · 6 min read
生活

国庆打卡香港,感受文化的交织与碰撞

趁着国庆,一个人从深圳福田口岸到香港,整一个Citywalk,两天时间第一天暴走37000步,第二天27000步,把香港主要的热门地点都转了转,感受很明显,和内地的任何一个城市都完全不一样,整个香港的感觉是冲突融合碰撞。

城市建设

香港的高密度建筑+高密度路网的布局,市区的每栋楼都挨在一起,基本上完全没有间隙,而且一栋或者两栋楼的宽度就是一条路。路都很窄,大量的单行道,每条路都没有非机动车道,除了主干道,其他很多路都没有红绿灯,都靠观察通过。虽然路很窄,但是路上的车开的都很快,通行效率还蛮高的。
机动车道路面水泥路面为主,而现在内地的各省市基本已经逐渐变为沥青路面了。人行道香港主要也是水泥铺装,而内地基本上都是人行道砖,目前走遍的各个城市基本都是一般。
香港的过街天桥很发达,有很多互联多个路口,连接公交地铁,同时还会连接路两边的楼栋,非常方便,通行效率也很高。不过这个应该也只有香港才能做到,其他很少有地方楼栋和道路挨的如此的近。

香港路上能看到不少在建设或者装修的大楼,建设过程中,脚手架都是用竹子做的,不知道是什么原因,内地现在应该都是钢制脚手架了。

公共交通

香港的公共交通,地铁+公交+有轨电车(叮叮车)的组合,车次都非常的密,经常路上一溜排的公交车,除了地铁稍贵,公交和有轨电车应该完全是靠补贴存在的。
公共交通主要覆盖的是主干道,很多支路还是只能靠走,因为路网密倒是不太远。
坐在叮叮车上,晃晃悠悠看遍路两边的感觉真的挺好的,3HK$坐多远都行。

商业

香港的商业让我感觉特别的割裂,一遍有着很多现代化的商业综合体,宽敞,现代化;
另一方面,街上的单面大多门脸开间特别小,每间店铺都有种家门口五金店塞得满满的感觉。
大概是这两年经济不景气,非常多的门面都倒闭关门招租中,即使在最繁华的尖沙咀和铜锣湾也不例外。
另外香港遍地的药店,特别的多,卖的东西也很杂。同时还有很多专门的类似于摊位一条街的存在,卖各种各样大小东西的地方,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去的城隍庙。

物价

香港的物价总体上感觉是内地的2倍到3倍,总的来说应该还是人工和房租贵,路边食室随便吃点6-70HK,电子产品等批量化的工业产品之类的倒是不贵些。香港的住宿很贵,条件稍可的都要超过1000了,寸土寸金啊。
最不能理解的还是矿泉水和饮料,超级贵,同时价格悬殊极大,便利店都是十几HK,而不少药店却很便宜,最便宜的我看到是2.5;香港的蜜雪冰城柠檬水是9HK, 所以在大多时候,比矿泉水还便宜。

汽车

香港路上,公交车看到的全是油车,私家车则是各种各样,油车的话从跑车,老爷车到一般的代步车,电车的话能明显看出来的就只有特斯拉和比亚迪了,其他的或许也有,我认不出来。
在香港竟然真的有开大牛,小牛代步的,果然有钱,不考虑油钱和舒适度,只要帅就行了。因为香港是右舵,所以都靠左行驶,刚过去还不太适应。
香港骑摩托车的挺多的,车看起来也都还不错,路上也有专门的摩托车停车位。在香港开车,起步都超级快,每个路口是都油门嘶吼的声音,无论是公交车还是私家车,都是一样。

人文

在香港路上走着,粤语,普通话,日语,韩语,以及带着各种口音的英语,还有我听不出来的语言混杂。从外貌上看,路上碰到的欧美白人,印度人,日韩,其他东南亚人都很多,有不少看得出是旅游的,另外不少则明显就在香港工作。据说香港的外国人占比超过10%。
至于香港本地人和内地过去的游客,从穿衣打扮以及精气神上就是能看出来不同,能够明显看出香港本地人和内地游客,至于具体差异在哪,我描述不清楚。
香港街头还能看到卖电视天线,唱片DVD的小店,同时也还有不少公共电话亭和邮箱,但各处却又wifi覆盖,让我感觉特别的冲突。既现代化,又复古的感觉,很拧巴。全球各地的人又在这里汇集,感觉到不同的文化在这里交织与碰撞。

景点

收费的景点去了坐了太平山的缆车和摩天台上,只要20块的摩天轮也去坐了,就是那一个多小时的队排的不值,又热又晒,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。剩下的就是免费的景点和一些热门地段,星光大道,坚尼地城海边,旺角,铜锣湾,尖沙咀啥的都有去,主打一个暴走。

其他

现在从深圳去香港是真的方便,我是从福田口岸过去的,全程自助过关,刷两次港澳通行证就可以了,过关就可以坐上港铁,直达中环附近。